极品小说网提供《明史》小说最新章节无广告阅读
|
![]() |
|
极品小说网 > 历史小说 > 明史 作者:张廷玉等 | 书号:10209 时间:2017/3/26 字数:22255 |
上一章 章六十一 下一章 ( → ) | |
杨洪(子俊 从子能 信) 石亨(从子彪 从孙后) 郭登 朱谦(子永 孙晖等) 孙镗(赵胜) 范广 杨洪,字宗道,合六人。祖政,明初以功为汉中百户。⽗璟,战死灵璧。洪嗣职,调开平。善骑 ![]() 英宗立,尚书王骥言边军怯弱,由训练无人,因言洪能。诏加洪游击将军。洪所部才五百,诏选开平、独石骑兵益之,再进都指挥佥事。时先朝宿将已尽,洪后起,以敢战著名。为人机变敏捷,善出奇捣虚,未尝小挫。虽为偏校,中朝大臣皆知其能,有毁之者,辄为曲护,洪以是得展其才。 尚书魏源督边事,指挥杜衡、部卒李全皆讦奏洪罪。帝从源言,谪衡广西,执全付洪自治。寻命洪副都督佥事李谦守⾚城、独石。谦老而怯,故与洪左。洪每调军,谦辄 ![]() 洪初败兀良哈兵,执其部长朵栾帖木儿。既代谦任,复败其兵于西凉亭。帝赐敕嘉奖。又敕宣大总兵官谭广等曰:“此即前寇延绥,为指挥王祯所败者,去若军甚迩,顾不能扑灭,若视洪等愧不?”三年舂,击寇于伯颜山。洪马蹶伤⾜,战益力,擒其部长也陵台等四人。追至宝昌州,又擒阿台答剌花等五人。寇大败,遁去。玺书慰劳,遣医视,进都指挥同知,赐银币。寻以谭广老,命充右参将佐之。洪建议加筑开平城,拓龙门所,自独石至嘲河川,增置堠台六十。寻进都指挥使。与兀良哈兵战三岔口。又尝追寇至亦把秃河。再迁都督同知。九年,兀良哈寇延绥,洪与內臣韩政等出大同,至黑山迤北,邀破之克列苏。进左都督,军士蒙赏者九千九百余人。洪尝请给旗牌,不许。乃自制小羽箭、木牌令军中。有司论其专擅,帝不问。 十二年充总兵官,代郭竑镇宣府。自宣德以来,迤北未尝大举⼊寇。惟朵颜三卫众乘间扰边,多不过百骑,或数十骑。他将率巽軿,洪独以敢战至大将。诸部亦惮之,称为“杨王”瓦剌可汗脫脫不花、太师也先皆尝致书于洪,并遗之马。洪闻于朝,敕令受之而报以礼。嗣后数有赠遗,帝方倚任洪,不责也。帝既北狩,道宣府,也先传帝命趣开门。城上人对曰:“所守者主上城池。天已暮,门不敢开。且洪已他往。”也先乃拥帝去。景帝监国,论前后功,封昌平伯。也先复令帝为书遗洪,洪封上之。时景帝已即位,驰使报洪:“上皇书,伪也。自今虽真书,毋受。”于是洪一意坚守。也先 ![]() 景泰元年,于谦以边警未息,宜令洪等条上方略。洪言四事,命兵部议行。都督宮聚、王喜、张斌先坐罪系狱,洪与石亨荐三人习战,请释令立功。诏已许,而言官劾其 ![]() 洪久居宣府,御兵严肃,士马精強,为一时边将冠。然未尝专杀,又颇好文学,尝请建学宣府,教诸将弟子。 子杰嗣,上言:“臣家一侯三都督,苍头得官者十六人,大惧不⾜报称。乞停苍头杨钊等职。”诏许之,仍令给俸。杰卒,无子,庶兄俊嗣。 俊,初以舍人从军。正统中累官署都指挥佥事,总督独石、永宁诸处边务。景帝即位,给事中金达奉使独石,劾俊贪侈,乃召还。也先犯京师,俊败其别部于居庸,进都督佥事。寻充右参将,佐朱谦镇宣府。太监喜宁数 ![]() 俊恃⽗势横恣,尝以私憾杖都指挥陶忠至死。洪惧,奏俊轻躁,恐误边事,乞令来京,随臣 ![]() ![]() 景泰三年,俊上疏曰:“也先既弑其主,并其众,包蔵祸心,窥伺边境,直须时动耳。闻其 ![]() ![]() 明年复充游击将军,送瓦剌使归。至永宁,被酒,杖都指挥姚贵八十,且 ![]() ![]() 俊初守永宁、怀来,闻也先 ![]() 能,字文敬。沈毅善骑 ![]() ![]() 信,字文实。幼从洪击敌兴州。贼将方跃马出阵前,信直前擒之,以是知名。累功至指挥佥事。正统末,进都指挥佥事,守柴沟堡。也先犯京师,⼊卫,进都指挥同知。 景泰改元,守怀来,寇⼊不能御。护饷永宁,闻炮声奔还,皆被劾。朝议以方用兵,不问。累进都督佥事,代能为左副总兵,协镇宣府。上言:“鹿角之制,临阵可捍敌马,结营可卫士卒,每队宜置十具。遇敌团牌拒前,鹿角列后,神铳弓矢相继迭发,则守无不固,战无不克。”从之。 天顺初,移镇延绥,进都督同知。明年破寇青 ![]() ![]() 宪宗即位,信自陈前后战功,予世券。成化元年冬御寇延绥无功,召还,督三千营。⽑里孩据河套,命佩将军印,总诸镇兵往御。寇既渡河北去,已,复还据套,分掠⽔泉营及朔州,信等屡却之。寇遂东⼊大同。因诏信还镇大同。六年,信与副将徐恕、参将张瑛分道出塞,败寇于胡柴沟,获马五百余匹。玺书奖励。 信在边三十年,镇以安静,人乐为用。然 ![]() 洪⽗子兄弟皆佩将印,一门三侯伯。其时称名将者,推杨氏。昌平侯既废,能以流爵弗世。而信独传其子瑾,弘治初领将军宿卫。三传至曾孙炳。隆庆时,协守南京。召掌京营戎政,屡加少师。卒,谥恭襄。传子至孙崇猷。李自成陷京师,被杀。 石亨,渭南人。生有异状,方面伟躯,美髯及膝。其从子彪魁梧似之,须亦过腹。就饮酒肆,相者曰:“今平也,二人何乃有封侯相?”亨嗣世⽗职,为宽河卫指挥佥事。善骑 ![]() 正统初,以获首功,累迁都指挥佥事。败敌⻩牛坡,获马甚众。三年正月,敌三百余骑饮马⻩河,亨追击至官山下,多所斩获。进都指挥同知。寻充左参将,佐武进伯朱冕守大同。六年上言:“边饷难继,请分大同左右、⽟林、云川四卫军,垦净⽔坪迤西旷土,官给牛种,可岁增粮万八千石。”明年又言:“大同西路屯堡,皆临极边。⽟林故城去右卫五十里,与东胜单于城接,⽔草便利。请分军筑垒,防护屯种。”诏皆允行。寻以败敌红城功,进都指挥使。敌犯延安,追至金山败之,再迁都督佥事。亨以国制搜将才未广,请仿汉、唐制,设军谋宏远、智识绝伦等科,令人得自陈,试验擢用,不专保举。报可。 十四年,与都督佥事马麟巡徼塞外。至箭豁山,败兀良哈众,进都督同知。是时,边将智勇者推杨洪,其次则亨。亨虽偏将,中朝倚之如大帅,故亨亦尽力。其秋,也先大举寇大同,亨及西宁侯宋瑛、武进伯朱冕等战 ![]() 郕王监国,尚书于谦荐之。召掌五军大营,进右都督。无何,封武清伯。也先 ![]() ![]() 景泰元年二月命佩镇朔大将军印,帅京军三万人,巡哨大同。遇寇,败之。其秋,予世袭诰券。易储,加亨太子太师。于谦立团营,命亨提督,充总兵官如故。 八年,帝将郊,宿斋宮,疾作不能行礼,召亨代。亨受命榻前,见帝病甚,遂与张軏、曹吉祥等谋 ![]() 亨无⽇不进见,数预政事。所请或不从,艴然见于辞⾊。即不召,必假事以⼊,出则张大其势,市权利。久之,帝不能堪,尝以语阁臣李贤。贤曰:“惟独断乃可。”帝然之。一⽇语贤曰:“阁臣有事,须燕见。彼武臣,何故频见?”遂敕左顺门,非宣召毋得纳总兵官。亨自此稀燕见。 亨尝⽩帝立碑于其祖墓。工部希亨指,请敕有司建立,翰林院撰文。帝以永乐以来,无为功臣祖宗立碑故事,责部臣,而令亨自立。初,帝命所司为亨营第。既成,壮丽逾制。帝登翔凤楼见之,问谁所居。恭顺侯吴瑾谬对曰:“此必王府。”帝曰:“非也。”瑾曰:“非王府,谁敢僣逾若此?”帝颔之。亨既权侔人主,而从子彪亦封定远侯,骄横如亨。两家蓄材官猛士数万,中外将帅半出其门。都人侧目。 三年秋,彪谋镇大同,令千户杨斌等奏保。帝觉其诈,收斌等拷问得实,震怒,下彪诏狱。亨惧,请罪。帝慰谕之。亨请尽削弟侄官,放归田里。帝亦不许。及鞫彪,得绣蟒龙⾐及违式寝 ![]() ![]() ![]() 明年正月,锦⾐指挥逯杲奏亨怨望,与其从孙后等造妖言,蓄养无赖,专伺朝廷动静,不轨迹已著。廷臣皆言不可轻宥。乃下亨诏狱,坐谋叛律斩,没其家赀。逾月,亨瘐死,彪、后并伏诛。 彪骁勇敢战,善用斧。初以舍人从军。正统末,积功至指挥同知。也先 ![]() 景泰改元,诏予实授,充游击将军,守备威远卫。敌围土城,彪用炮击死百余人,遁去。塞上⽇用兵,彪勇冠流辈,每战必捷,以故一岁中数迁,至都督佥事。 恃亨势,多纵家人占民产,又招纳流亡五十余户,擅越关置庄垦田,为给事中李侃、御史张奎所劾,请并罪亨。景帝皆宥不问,但令给还民产,遣流亡户复业而已。 三年冬,充右参将,协守大同。尝憾巡抚年富抑己不得逞。及英宗复辟,召彪还。亨方得志,彪遂诬奏富罪,致之狱。未几,进都督同知,再以游击将军赴大同备敌。与参将张鹏等哨磨儿山。寇千余骑来袭,彪率壮士冲击,斩把秃王,搴其旗,俘斩百二十人。追至三山墩,又斩七十二人。以是封定远伯,游击如故。 天顺二年命偕⾼ ![]() 后,天顺元年进士,助亨筹画。都督杜清出亨门下,后造妖言,有“土木掌兵权”语,盖言杜也。事觉,后伏诛,清亦流金齿。 郭登,字元登,武定侯英孙也。幼英敏。及长,博闻強记,善议论,好谈兵。洪熙时,授勋卫。 正统中,从王骥征麓川有功,擢锦⾐卫指挥佥事。又从沐斌征腾冲,迁署都指挥佥事。十四年,车驾北征,扈从至大同,超拜都督佥事,充参将,佐总兵官广宁伯刘安镇守。朱勇等军覆,仓猝议旋师。登告学士曹鼐、张益曰“车驾宜⼊紫荆关”王振不从,遂及于败。当是时,大同军士多战死,城门昼闭,人心汹汹。登慷慨奋励,修城堞,缮兵械;拊循士卒,吊死问伤,亲为裹创傅药。曰:“吾誓与此城共存亡,不令诸君独死也。”八月,也先拥帝北去,经大同,使袁彬⼊城索金币。登闭城门,以飞桥取彬⼊。登与安及侍郞沈固、给事中孙祥、知府霍瑄等出谒,伏地恸哭。以金二万余及宋瑛、朱冕、內臣郭敬家资进帝,以赐也先等。是夕,敌营城西。登谋遣壮士劫营 ![]() 景帝监国,进都督同知,充副总兵。寻令代安为总兵官。十月,也先犯京师,登将率所部⼊援,先驰蜡书奏。奏至,敌已退。景帝优诏褒答,进右都督。登计京兵新集,不可轻用,上用兵方略十余事。 景泰元年舂,侦知寇骑数千,自顺圣川⼊营沙窝。登率兵蹑之,大破其众,追至栲栳山,斩二百余级,得所掠人畜八百有奇。边将自土木败后,畏缩无敢与寇战。登以八百人破敌数千骑,军气为之一振,捷闻,封定襄伯,予世券。 四月,寇骑数千奄至,登出东门战。佯北, ![]() 时镇守中官陈公忌登。会有发公奷赃者,公疑登使之,遂与登构。帝谓于谦曰:“大同,吾藩篱也。公与登如是,其何以守!”遣右监丞马庆代公还,登愈感奋。初,也先 ![]() 二年,登以老疾乞休,举石彪自代,且请令其子嵩宿卫。帝以嵩为散骑舍人,不听登辞。是时边患甫息,登悉心措置,思得公廉有为者与俱。遂劾奏沈固废事,而荐尚书杨宁、布政使年富。又言大同既有御史,又有巡按御史,佥都御史任宁宜止巡抚宣府。帝悉从之,以年富代固,而征还固及宁。其秋,以疾召还。登初至大同,士卒可战者才数百,马百余匹。及是马至万五千,精卒数万,屹然成巨镇。登去,大同人思之。 初,英宗过大同,遣人谓登曰:“朕与登有姻,何拒朕若是?”登奏曰:“臣奉命守城,不知其他。”英宗衔之。及复辟,登惧不免,首陈八事,多 ![]() 宪宗即位,诏复伯爵,充甘肃总兵官。奏边军偿马艰甚,至鬻 ![]() 登仪观甚伟,髯垂过腹。为将兼智勇,纪律严明,料敌制胜,动合机宜。尝以意造“搅地龙”、“飞天网”凿深堑,覆以土木如平地。敌⼊围中,发其机,自相击撞,顷刻皆陷。又仿古制造偏箱车、四轮车,中蔵火器,上建旗帜,钩环联络,布列成阵,战守皆可用。其军以五人为伍,教之盟于神祠,一人有功,五人同赏,罚亦如之。十伍为队,队以能挽六十斤弓者为先锋。十队领以一都指挥,令功无相挠,罪有专责,一时称善。 登事⺟孝,居丧秉礼。能诗,明世武臣无及者。无子,以兄子嵩为子。登谪甘肃,留家京师,嵩窘其⾐食。登妾 ![]() ![]() 朱谦,夏邑人。永乐初,袭⽗职,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。洪熙时,隶 ![]() 正统六年,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,遇寇击走之。次闵安山,遇兀良哈三百骑,又败之。追至莽来泉,寇越山涧遁去,乃还。时谦已迁都指挥同知,乃以为都指挥使。 八年充右参将,守备万全左卫。明年与杨洪破兀良哈兵于克列苏,进都督佥事。所部发其不法事,帝以方防秋,宥之。复以北征功,进都督同知。 帝北狩,也先拥至宣府城下,令开门。谦与参将纪广、都御史罗亨信不应,遂去。进右都督。与杨洪⼊卫,会寇已退,追袭之近畿。战失利,洪劾之。兵部并劾洪不救。景帝俱弗问。洪⼊总京营,廷议 ![]() 景泰元年四月,寇三百骑⼊石烽口,复由故道去,降敕切责。逾月,复⼊犯。谦率兵御之,次关子口。寇数千骑突至,谦拒以鹿角,发火器击之,寇少却,如是数四。谦军且退,寇复来追。都督江福援之,亦失利。谦卒力战,寇不得⼊。六月复有二千骑南侵。谦遣都指挥牛玺等往御,战南坡。谦见尘起,率参将纪广等驰援。自巳至午,寇败遁。论功,封抚宁伯。是时,寇气甚骄,屡扰宣府、大同,意二城且旦夕下。而谦守宣府,郭登守大同,数挫其众。也先知二人难犯,始一意归上皇。八月,上皇还。道宣府,谦率子永出见,厚犒其使者。既而谦谬报寇五千骑毁墙⼊。察之,则也先贡使也。诏切责之,谦惶恐谢。明年二月,卒于镇。赠侯。子永袭。 谦在边久,善战。然勇而寡谋,故其名不若杨洪、石亨、郭登之著。成化中,谥武襄。 永,字景昌。伟躯貌,顾盼有威。初见上皇于宣府,数目属焉。景泰中,嗣爵奉朝请。英宗复辟,睹永识之曰:“是见朕宣府者耶?”永顿首谢,即⽇召侍左右,分领宣威营噤军。天顺四年,宣、大告警,命帅京军巡边。七年统三千营,寻兼神机营。宪宗立,改督团营,领三千营如故。 成化元年,荆、襄盗刘通作 ![]() ⽑里孩犯边,命佩将军印,会彰武伯杨信御之。会遣使朝贡,乃班师。六年,阿罗出寇延绥。复拜将军,偕都御史王越,都督刘⽟、刘聚往讨,击败之苏家寨。寇万骑自双山堡分五道至,战于开荒川。寇少却,乘势驰之,皆弃辎重走。至牛家寨,遇都指挥吴瓒兵少,寇围之。指挥李镐、滕忠至,复力战。聚及都指挥范瑾、神英分据南山夹击,寇乃大败。斩首一百有六,获马牛数千,阿罗出中流矢遁。时斩获无多,然诸将咸力战追敌,边人以为数十年所未有。论功,予世侯。 阿罗出虽少挫,犹据河套。明年正月,寇屡⼊,永所部屡有斩获。三月复以万余骑分掠怀远诸堡。永与越等分兵为五,设伏败之,追至山口及滉忽都河,寇败走。而游击孙钺、蔡瑄别破他部于鹿窖山。捷闻,玺书奖劳。永等再请班师,皆不许。寇复以二万余骑⼊掠,击退之。岁将尽,乃召永还,留越总制三边。 十四年加永太子太保。明年冬,拜靖虏将军,东伐,以中官汪直监督军务。还,进爵保国公。又明年正月,延绥告警。命永为将军,越提督军务,直仍监督,分道出塞。越与直选轻骑出孤店关,俘寇于威宁海子。而永率大军由南路出榆林,不见寇,道回远,费兵食巨万,马死者五千余匹。于是越得封伯,直荫锡逾等,而永无功,赏不行。久之。进太子太傅。十七年二月,复偕直、越出师大同,御亦思马,获首功百二十,遂赐袭世公。 十九年秋,小王子⼊边,宣、大告急。越与直已得罪,以永为镇朔大将军,中官蔡新监其军,督诸将周⽟、李玙等击败之。还,仍督团营。或投匿名书言永图不轨。永乞解兵柄,不许。其冬,手敕加太傅、太子太师。弘治四年监修太庙成,进太师。 永治军严肃,所至多奏功。前后八佩将军印,內总十二团营兼掌都督府,列侯勋名无与比。九年卒。追封宣平王,谥武毅,子晖嗣。给事中王廷言永功不当公,朝议止予袭一世,后皆侯。诏可。 晖,字东 ![]() 火筛⼊大同,平江伯陈锐等不能御,命晖佩大将军印代之。比至,寇已退,乃还。明年舂,火筛连小王子,大⼊延绥、宁夏。右都御史史琳请济师。复命晖佩大将军印,统都督李俊、李澄、杨⽟、马仪、刘宁五将往,而以中官苗逵监其军。至宁夏,寇已 ![]() ![]() 是役也,大帅非制胜才,师行纡回无纪律,边民死者遍野。诸郡困转输饷军,费八十余万。他征发称是,先后仅获首功十五级。廷臣连章劾三人罪,帝不问。已而上捣巢有功将士万余人,尚书马文升、大学士刘健持之,帝先⼊逵等言,竟录二百十人,署职一级,余皆被赉。及班师,帝犹遣中官赍羊酒 ![]() 武宗即位,寇大⼊宣府,复命晖偕逵、琳帅师往。寇转掠大同,参将陈雄击斩八十余级,还所掠人口二千七百有奇。晖等奏捷,列有功将士二万余人,兵部侍郞阎仲宇、大理丞邓璋往勘,所报多不实。终以逵故,众咸给赐。刘瑾用事,晖等更奏录功太薄,请依成化间⽩狐庄例。兵部力争,不纳,竟从晖言,得擢者千五百六十三人,晖加太保。正德六年卒。 子麒,袭侯,尝充总兵官,镇两广。与姚镆平田州,诛岑猛,加太子太保。嘉靖初,召还。久之,守备南京,卒。子岳嗣,亦守备南京。隆庆中卒。四传至孙国弼。天启中,杨涟劾魏忠贤,国弼亦乞速赐处分。忠贤怒,停其岁禄。崇祯时,总督京营。温体仁柄国,国弼抗疏劾之。诏捕其门客及缮疏者下狱,停禄如初。及至南京,进保国公。乃与马士英、阮大铖相结,以讫明亡。 孙镗,字振远,东胜州人。袭济 ![]() 英宗北狩,景帝召镗还,超擢都督佥事,典三千营。也先将⼊犯,进右都督,充总兵官,统京军一万御之紫荆关。将发,寇已⼊,遂营都城外。寇薄德胜门,为于谦等所却,转至西直门。镗与大战,斩其前锋数人。寇稍北,镗逐之,寇益兵围镗。镗力战不解。⾼礼、⽑福寿来援,礼中流矢。会石亨兵至,寇乃退。诏镗副杨洪追之,战于涿州深沟,颇有斩获。师还,仍典营务。 景泰初,杨洪劾镗下狱。石亨请赦镗,江渊亦言城下之役,惟镗战最力,乃释之。 三年冬充副总兵,协郭登镇大同。登节制严,镗不得逞, ![]() 天顺初,甘肃告警,诏镗充总兵官,帅京军往讨。将陛辞,病宿朝房。夜二鼓,太监曹吉祥、昭武伯曹钦反。其部下都指挥马亮告变于恭顺侯吴瑾,瑾趋语镗。镗草奏,叩东长安门,自门隙投⼊內廷,始得集兵缚吉祥,守皇城诸门。镗走太平侯张瑾家,邀兵击贼,瑾不敢出。镗仓猝复走宣武街,急遣二子辅、軏呼征西将士,绐之曰:“刑部囚反狱,获者重赏。”众稍聚至二千人,始语之故。时已黎明,遂击钦。钦方攻东长安门,不得⼊,转攻东安门。镗兵追及,贼稍散。軏斫钦中膊,軏亦被杀。钦知事不成,窜归其家,犹督众拒镗力战,至晡始定。论功第一,进爵世侯,仍典三千营。赠軏百户,世袭。 镗耝猛善战,然数犯法。初贿太监金英,得迁都督。事觉,论斩,景帝特宥之。天顺末,以受将士贿,屡被劾。不自安,求退。诏解营务及府军前卫事,犹掌左府。 宪宗即位,中官牛⽟得罪。镗坐与⽟婚,停禄闲住。寻陈情,予半禄。已,复自陈功状,给禄如故。成化七年卒。赠涞国公,谥武敏。 子辅请嗣,吏部言“夺门”功,例不得世传。帝以镗捕反者,予之。传子至孙应爵,正德中总督团营。四传至曾孙世忠。万历中镇守湖广,总督漕运凡二十年。又三传至孙维藩。流贼陷京师,被杀。 镗之冒“夺门”功封伯爵也,都督董兴及曹义、施聚、赵胜等皆乘是时冒封,予世券。兴、义、聚自有传。 赵胜,字克功,迁安人。袭职为永平卫指挥使。正统末,御寇西直门,进都指挥佥事。天顺初,与孙镗等预“夺门”功,超迁都督佥事。又与镗击反者曹钦,进同知。孛来犯甘肃,胜与李杲充左右参将,从⽩圭西征至固原,击寇,却之。宪宗立,典鼓勇营训练。成化改元,山西告警,拜将军。次雁门,寇已退,乃还。明年复出延绥御寇。会方纳款,遂旋师。寻典耀武营。四年充总兵官,镇辽东。七年召典五军营,已,改三千营。癿加思兰犯宣府,诏胜为将军,统京兵万人御之,亦以寇遁召还。久之,进左都督,加太子太保。十九年封昌宁伯。 胜初与李杲并有名。后屡督大师,未见敌,无功,夤缘得封,名大损。后加太保,营万贵妃茔,堕崖石间死。赠侯,谥壮敏。弘治初,孙鉴乞袭爵。吏部言胜无功,不当传世,乃授锦⾐卫指挥使。 范广,辽东人。正统中嗣世职,为宁元卫指挥佥事,进指挥使。十四年,积功迁辽东都指挥佥事。 广精骑 ![]() 景泰元年二月,亨出巡边。时都督卫颖统大营,命广协理。三月,寇犯宣府。敕兵部会诸营将遴选将材,佥举广。命充总兵官偕都御史罗通督兵巡哨,驻居庸关外。数月还京,副石亨提督团营军马。 亨所为不法,其部曲多贪纵,广数以为言。亨衔之,谮罢广,止领毅勇一营。广又与都督张軏不相能。及英宗复辟,亨、軏恃“夺门”功,诬广 ![]() ![]() 广 ![]() 赞曰:杨洪、石亨辈,遭时多事,奋爪牙之力,侯封世券,照耀一门,酬庸亦过厚矣。洪知盛満可惧,而亨琊狠耝傲,怙宠而骄,其⾚族宜哉。朱谦勇略不及郭登,登乃无后,而谦子永,进爵上公,子孙世侯勿绝。孙镗、范广善战略相等,而广以冤死。所遇有幸有不幸,相去岂不远哉! 译文 杨洪,字宗道,合六人。祖⽗杨政,明初因功成为汉中百户。⽗亲杨璟,战死于灵璧。杨洪承袭职位,调往开平。他善于骑 ![]() 英宗即位,尚书王骥说边军怯弱,是因为缺乏训练,并趁机推荐杨洪的才能。皇上于是下诏加封杨洪为游击将军。杨洪所部才五百人,皇上下诏挑选开平、独石的骑兵增补,杨洪再进升为都指挥佥事。当时先朝宿将已尽,杨洪是后起之将,以敢战闻名,为人机警敏捷,善于出奇捣虚,从未受过小挫。杨洪虽为偏校,但朝中大臣都知道他的才能,如果有人诽谤,总有人保护着他,杨洪因此得以施展其才。 尚书魏源督察边事时,指挥杜衡、部卒李全都上奏揭发杨洪之罪。皇上听从魏源所言,将杜衡贬至广西,将李全逮捕 ![]() ![]() 杨洪当初击败兀良哈兵,俘获其部长朵栗帖木儿。他代替李谦之职后,又在西凉亭击败其兵。皇上赐诏嘉奖。又下诏对宣大总兵官谭广等说:“这就是以前 ![]() 十二年(1447),杨洪充任总兵官,代替郭玄镇守宣府。自宣德以来,迄北军队未曾大举人侵,唯有朵颜三卫部众寻找机会 ![]() 景帝监国后,论前后之功,封杨洪为昌平伯。也先又让皇上致信给杨洪,杨洪将信封好,上奏朝廷。当时景帝已经即位,速派使者告知杨洪:“英宗的信是假的。从今以后即使是真信,你也不要接受。”于是杨洪一意坚守。也先 ![]() 景泰元年(1450),于谦认为边境紧急情况还未平息,应当命令杨洪等上奏方略。杨洪提出四个建议,皇上命兵部商议执行。都督宮聚、王喜、张斌事先因罪下狱,杨洪与石亨推荐说他们三人 ![]() ![]() 第二年夏,杨洪佩带镇朔大将军印,仍镇守宣府。其堂侄杨能、杨信充任左右参将,其子杨俊为右都督,掌管三千营。杨洪自己感到一门⽗子官级太⾼,又手握重兵,担心势头太盛,难以任职办事,便请求退休,并请求将杨俊等调往他处。皇上不许。八月,杨洪因病应诏返京,一个月后去世。被赠为颖国公,谥号武襄。其妾葛氏上吊殉夫,皇上下诏追贝曾她为淑人。 杨洪久居宣府,治军严厉,兵精马強,为当时边将之首,但他从未擅杀无辜。杨洪又十分爱好文学,曾经请求在宣府设立学校,教育诸将弟子。 石亨,渭南人。相貌奇特,四方脸膛,⾝材雄伟,美髯及膝。其堂侄石彪⾝材像他一样魁梧,须也过腹。他俩去酒家饮酒,有一相面者说道:“现在是太平之世,你们二人为什么会有封侯之相呢?”石亨承袭⽗职,为宽河卫指挥佥事。他善长骑 ![]() 正统初年,石亨因获首功,累升为都指挥佥事。他在⻩牛坡打败敌人,俘获许多马匹。三年(1438)正月,三百余名敌军骑兵饮马⻩河,石亨追击至官山下,俘斩甚多。他进升为都指挥同知。随即充任左参将,辅佐武进伯朱冕驻守大同。六年,石亨上书说道:“边晌缺乏,请求分调大同左、右、王林、云川四卫军,前去开垦净⽔坪迄西的荒土,由官府供给耕牛和种子,这样每年便可增加粮食一万八千石。”第二年又上奏说:“大同西路屯堡,都临边境。⽟林旧城离右卫达五十里,与东胜单于城相接,⽔草便利。请求调军前去修筑堡垒,保护屯种。”皇上下诏都同意实行他的建议。石亨随即以红城败敌之功,进升为都指挥使。敌人进犯延安,石亨追至金山败之,再升为都督佥事。石亨认为家国未能广泛地寻求将才,便请求仿效汉、唐之制,设立军谋宏远、智识绝伦等科,使人得以自陈其能,经测试后提拔任用,而不再专凭推举。皇上答复同意。 十四年(1449),石亨与都督佥事马麟巡察塞外。到达箭豁山,击败兀良哈部众,石亨进升为都督同知。这时,边将中智勇双全者首推杨洪,其次便是石亨。石亨虽为偏将,但朝中却像大帅一样倚重他,因此石亨也十分尽力。这年秋天,也先大举犯侵大同,石亨及西宁侯宋瑛、武进伯朱冕等与敌人战于 ![]() 郕王监国后,尚书于谦推荐石亨。他应诏掌管五军大营,进升为右都督。不久,被封为武清伯。也先 ![]() ![]() ![]() 八年(1457),皇上将往郊外祭天,住在斋宮,因疾病发作不能行礼,召石亨代替。石亨受命榻前,见皇上病得很重,于是便与张辄、曹吉祥等商议 ![]() 石亨无⽇不进宮见皇上,屡屡⼲预政事。他所提出的请求,皇上如果不从,他在声⾊之中便显露不満之情。即使不被召见,他也一定要借事而人,出则扩大其势,以权力做 ![]() 石亨曾向皇上请求在其祖墓立碑。工部顺着石亨的意思,请求下诏命有关员官立碑,翰林院撰文。皇上以永乐年以来,没有为功臣祖宗立碑的旧例为由,命石亨自立。当初,皇上命官府为石亨营造府第。建成之后,其壮丽超越了皇上当初的命令。皇上登翔凤楼时见到它,问这是谁的住所。恭顺侯吴瑾误答道:“这一定是王府。”皇上说:“不是王府。”吴瑾又说:“如果不是王府,谁敢像这样僭越呢?”皇上点头表示赞同。石亨权比君主,其堂侄石彪也被封为定远侯,像石亨一样骄横。叔侄两家蓄养材官猛士数万,朝中将帅一半出自其门。都人为之侧目。 三年秋(1459),石彪企图镇守大同,命千户杨斌等奏保。皇上察觉其中有诈,便将杨斌等逮捕,拷问后获知实情,皇上震怒不已,下诏将石彪下狱。石亨心中害怕,前往请罪,皇上安慰他。石亨请求削除其弟、侄的官职,将他们放归故乡,皇上也未答应。审讯石彪之后,获得其私有绣蟒龙⾐及违式寝 ![]() ![]() ![]() 第二年正月,锦⾐卫指挥录杲上奏说石亨心中怨恨,与其侄孙石后等制造妖言,蓄养无赖,专门窥视朝廷动静,图谋不轨的迹象已很明显。廷臣都说不能轻易宽恕,皇上这才下诏将石亨下狱,将以谋反罪处斩,并抄没其家产。一个月后,石亨在狱中病死,石彪、石后一并被处死。 郭登,字元登,武定侯郭英之孙。他年幼便聪颖出众。长大后,博闻強记,善长议论,喜 ![]() 正统年间,郭登跟随王骥征麓川有功,被提拔为锦⾐卫指挥佥事。又随沐斌征腾冲,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。十四年(1449),皇上北征,郭登以扈从的⾝份随行至大同,被越级授为都督佥事,充任参将,辅佐总兵官广宁伯刘安镇守大同。朱勇等军覆没,便仓促商议回师。郭登告诉学士曹鼐、张益说:“皇上应该进⼊紫荆关。”王振不听,由于这样几乎是败局已定。那个时候,大同守军许多已战死,城门紧闭,人心惶惶。郭登慷慨 ![]() ![]() 景帝监国后,郭登进升为都督同知,充任副总兵。随即奉命代替刘安为总兵官。十月,也先进犯京城,郭登准备率所部人援,事先迅速以蜡书上奏。奏书到时,敌军已退。景帝仍下诏褒奖,进升他为右都督。郭登估计京兵才刚刚招集,不能轻易使用,于是献上十多个用兵方略。 景泰元年(1450)舂,郭登侦察得知数千名敌军骑兵,从顺圣川进⼊沙窝扎营。郭登率兵跟踪而至,大破敌军,追至拷佬山,斩杀二百余人,获得所掠人畜八百多人。边将自从土木堡兵败后,都畏缩不前,无人敢与敌寇 ![]() 四月,数千敌军骑兵突至,郭登出东门而战。佯装战败,将敌军 ![]() 当时镇守的宦官陈公嫉妒郭登。正15有人揭发陈公贪财受贿,陈公怀疑是郭登指使的,于是与郭登构怨。皇上对于谦说道:“大同是我国的屏障。陈公与郭登关系如此,怎么能守得住呢?”于是便派右监承马庆将陈公替回,郭登越发感奋。当初,也先想攻取大同作为巢⽳,所以屡次来攻。可是每至必败,有的一营中几十人不能返回,敌军被慑服,才有送回英宗之意。英宗返回后,代王仕廛赞扬郭登有功,请求降旨奖励慰劳。兵部则说郭登已被封伯,此事才作罢。 二年(1451),郭登以年老有疾为由,请求退休,推举石彪代替自己,并且请求让其子郭嵩宿卫宮中。皇上因郭嵩为散骑舍人,未听郭登的话。这时边患刚息,郭登悉心安排,想让公正廉明的有为者与他共事。于是上奏弹劾沈固办事不力,而推荐尚书杨宁、布政使年富。又说大同既有御史,又有巡按御史,佥都御史任宁应当只任宣府巡抚。皇上全都听从了他,以年富代替沈固,而召回沈固和任宁。这年秋天,郭登因病应诏回京。郭登刚到大同时,能作战的士兵才数百人,马也只有百余匹。而现在马匹已达一万五千,精兵数万,屹然成为一巨镇。郭登离开后,大同人十分想念他。 当初,英宗经过大同,派人对郭登说:“肤与你是姻亲,你为什么要如此拒我于城外呢?”郭登上奏道:“臣奉命守城,不知其他。”英宗因而怀恨在心。当英宗复辟后,郭登担心不能幸免,便首陈八件事,大多 ![]() 宪宗即位后,下诏恢复郭登为伯,命他充任甘肃总兵官。郭登上奏说边军买马十分艰难,以至于卖掉 ![]() 郭登仪表雄伟,美髯过腹。他智勇双全,纪律严明,预测敌情,相机而动,克敌制胜。他曾设计制造“搅地龙”、“飞天纲”挖掘深壕,再盖上土木,使它就如平地一样。当敌军进⼊包围圈,便发动机关,使其自相击撞,顷刻全陷。又仿效古人制造偏箱车、四轮车,中蔵火器,上树旗帜,钩环联络,布列成阵,攻守都能用。其军队以五人为一伍,郭登教他们在神祠发誓,一人有功,五人一同领赏,受罚时也是一样。十伍为一队,队中以能拉开六十斤重弓的人为先锋。十队由一名都指挥统领,使他们功不相挠,罪有专责,这种做法一时称好。 郭登十分孝顺⺟亲,居丧时谨守礼仪。他善长写诗,明朝武臣无人能比。郭登无子,以其兄之子郭嵩为子。郭登被贬至甘肃时,将家人留在京城,郭嵩⾐食艰难。郭登之妾靠 ![]() 硃谦,夏邑人。永乐初年,他承袭⽗职,为中都留守左卫指挥佥事。洪熙时,硃谦隶属 ![]() 正统六年(1441),硃谦与参将王真巡哨至伯颜山,遭遇敌寇,将其击走。驻扎阂安山时,遇上兀良哈的三百骑兵,又将其击败之。追至莽来泉,敌寇越过山涧逃走了,硃谦这才率军返回。当时硃谦已升为都指挥同知,于是被任命为都指挥使。 八年(1443),硃谦充任右参将,守备万全左卫。第二年,他与杨洪在克列苏打败兀良哈的军队,进升为都督佥事。硃谦的部属揭发他的违法事,皇上因为正需要防守的将领,便宽恕了他。硃谦又因北征有功,升为都督同知。 皇上北巡,也先拥着英宗来到宣府城下,下令开门。硃谦与参将纪广、都御史罗亨信不予回答,也先于是离去。硃谦升为右都督。他与杨洪人卫京城,恰逢敌寇兵退,硃谦率军在近畿追击。战斗失利,杨洪弹劾他,而兵部一起弹劾杨洪不去援救。景帝对他俩都不追究。杨洪⼊京统领京营后,廷臣商议要找一位代替杨洪原职的人,大家一致推举硃谦。硃谦于是进升为左都督,充任总兵官,镇守宣府。景泰元年(1450)四月,敌军三百名骑兵从石烽口进⼊,又由原路离去,皇上降旨切责硃谦。一个月后,敌寇再次人侵。硃谦率兵抵御,驻扎关子口。敌寇数千骑兵突至,硃谦以鹿角阻止敌军前进,又发火器攻击,敌寇稍微后退,就这样重复了四次。硃谦军将退时,敌寇又来追击。都督江福来援,也失利,硃谦最后拼力奋战,敌寇才未能进⼊。六月,又有二千敌骑南侵。硃谦命都指挥朱玺等前往抵御,战于南坡。硃谦见灰尘四起,便率参将纪广等迅速赴援。从上午九时一直到中午十二时,敌寇才战败而逃。论功时,硃谦被封为抚宁伯。这时,敌寇气势十分嚣张,屡次 ![]() ![]() 硃谦守边已久,善于作战。但他勇而无谋,所以他的名声不如杨洪、石亨、郭登。成化年间,赠谥号武襄。 孙镗,字振远,东胜州人。承袭济 ![]() 英宗被俘后,景帝召回孙镗,越级提拔他为都督佥事,命他主管三千营。也先即将进犯,孙镗进升为右都督,充任总兵官,率领一万京军前往紫荆关抵御。将要出发时,敌寇已经人侵,孙镗于是在都城外扎营。敌寇 ![]() ![]() 景泰初年,杨洪将孙镗弹劾下狱。石亨请求赦免孙镗,江渊也说城下之役,只有孙镗战得最猛,皇上这才释放了他。 三年(1452)冬,孙镗充任副总兵,协助郭登镇守大同。郭登节制极严,孙镗不能得逞,便想与他分军,并让其子百户孙宏侮辱郭登。皇上下令用镣铐拘噤孙宏,后来又因为孙镗的缘故而赦免了他。孙镗应诏回京,仍旧主管三千营。英宗复辟后,以“夺门”之功封孙镗为怀宁伯,随即又授予他世袭诰券。 天顺初年,甘肃告急,皇上诏令孙镗充任总兵官,率京军前去征讨。孙镗前去向皇上辞行时,因病夜宿朝房。当夜二更时分,太监曹吉祥、昭武伯曹钦谋反。其部下都指挥马亮向恭顺侯吴瑾告变,吴瑾急忙告诉孙镗。孙镗草拟奏书,叩响东长安门,从门 ![]() 孙镗 ![]() 宪宗即位后,宦官牛⽟获罪。孙镗因与牛⽟是姻亲而受牵连,被停支俸禄,闲住家中。孙镗随即诉说自己的情况,而被供给一半俸禄。不久,又陈述自己的功劳,从而领取像从前一样多的俸禄。成化七年(1471),孙镗去世。被赠为沫国公,谥号武敏。 赵胜,字克功,迁安人。承袭永平卫指挥使之职。正统末年,他在西直门抵御敌寇,进升为都指挥佥事。天顺初年,赵胜与孙镗等参预“夺门”有功,越级升为都督佥事。他又与孙镗打击谋反者曹钦,进升为都督同知。李来犯侵甘肃,赵胜与李杲充任左、右参将,从⽩圭西征至固原,打击贼寇,将其击退。宪宗即位后,赵胜负责训练鼓勇营。成化改元,山西告急,赵胜被授为将军。他率军驻扎雁门,当时敌寇已退,于是回师。第二年,赵胜又出延绥抵御敌寇。正15遇上敌寇前来投诚,遂班师回朝。赵胜随即主管耀武营。四年(1468),赵胜充任总兵官,镇守辽东。七年,他应诏主管五军营,不久,改管三千营。扎加思兰进犯宣府,皇上下诏命赵胜为将军,统率一万京兵前往抵御,他也以敌寇逃走而应诏回京。久之,赵胜被升为左都督,加封太子太保。十九年,他被封为昌宁伯。 赵胜开始与李杲齐名。后来他屡率大军,未见敌寇,没有功劳,却攀附权要,得以受封,使自己名声大损。赵胜后被加封为太子太保,因营造万贵妃之墓,坠落于崖石间而死。他被赠为侯,谥号壮敏。弘治初年,其孙赵鉴请求继承爵位。吏部却说赵胜无功,不应世袭,于是授赵鉴为锦⾐卫指挥使。 范广,辽东人。正统年间,他承袭世袭职位,为宁远卫指挥佥事,后进升为指挥使。十四年(1449),他积功升至辽东都指挥佥事。 范广精于骑 ![]() 景泰元年(1450)二月,石亨出巡边境。当时都督卫颖统领大营,范广奉命协理。三月,敌寇进犯宣府。皇上诏令兵部会合军中诸营将领遴选将才,他们一致推举范广。于是范广奉命充任总兵官偕同都御史罗通督兵巡哨,驻扎于居庸关外。数月之后,他返回京城,协助石亨提督团营兵马。 石亨所为不法,其部属大多贪财骄纵,范广多数劝说石亨。石亨怀恨心中,制造谗言使朝廷罢免了范广,使他只能统领毅勇一营。范广又与都督张轧不和。英宗复辟后,石亨、粥瓢依仗“夺门”之功,诬陷范广 ![]() ![]() 范广 ![]() 赞曰:杨洪、石亨等人,遭遇当时家国多事,奋勇士之力,封侯给予世袭的铁券,光彩照耀一族,酬劳也太过于丰厚了。 杨洪知道盛満可怕,而石亨奷琊狠毒耝暴傲慢,恃仗宠幸而骄横,其被诛灭全族是应该的。朱谦勇猛谋略赶不上郭登,郭登没有后代,而朱谦之子朱永,晋爵上公,子孙世代为侯不绝。孙镗、范广善战大略相等,而范广因冤屈而死。所遇有幸有不幸,相距难道不远吗! WwW.ijPxs.cOm |
上一章 明史 下一章 ( → ) |
元史金史辽史宋史新五代史旧五代史新唐书旧唐书北史南史 |
极品小说网提供《明史》小说最新章节,更新超级快, 明史张廷玉等明史无弹窗阅读,页面干净清爽,希望大家收藏,极品小说网致力于打造无广告无弹窗的明史免费在线小说阅读网站。 |